[新闻]社群效率太低,运营尽快远离!
社群这个概念应该是在14底流行起来的,15年中旬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书籍讲社群。这些书籍里内容都非常的高大上,说社群是因为消费时代的变迁,是消费者主权的宣言,是传统营销模式的总终…社群被这样一解读之后,也让卖情趣用品的淘宝店家,通过发动作片种子来吸引网友加QQ群的事情顿时高大上了很多。所以,在15年的下半年,相信做互联网的各位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感觉,要是自己不做个社群感觉身体要被掏空,感觉自己要被互联网淘汰。
起初我也只是观望,看看社群会被「包装」成什幺。在今年2月份,大家依然在热火朝天的研究社群,只是讨论的话题从早先的社群概念到社群的管理、然后到社群商业化。后来,自己也按耐不住的用业余时间创建了社群——运营研究社(下文简称”运营社”),看看曾经用来给志愿者安排任务的QQ群和微信群,是不是真的变的像网络上文章写的那幺「玄乎」了。
运营社的主要价值是给互联网运营从业者讨论和交流的氛围。刚开始做的时候蛮忐忑,因为在网络上看到不少成功的社群已经在案例布道,自己做的运营的,要是做砸了就丢人了。 (坦白讲,运营跟进的项目砸了蛮正常)运营社算运气好,知道算不算赶上了社群浪潮的最后一波。从今年2月份到现在运营了6个多月,社群成员活跃度在60%以上,完成从免费到付费的模式转变(不知道算不算变现了)
码了蛮多关于运营社的文字,主要是想基于实践对社群这个事情发表点想法。目前社群的热度在下降,个人觉得对运营来说是件好事,因为社群运营整体在走向理性。秉持远离高大上理论的写作原则,站在互联网运营的角度结合运营社的实际情况,聊聊我对社群的「理性」看法。
社群只是工具,它只能锦上添花
早期踩着风口做社群的绝大部分人该碰壁的已经碰壁了,该成功的也已经开始闷声发财了。社群只是工具,它不能让你的业务起死回生,但能帮助你的业务锦上添花,做好产品才是关键。在网络上疯传的一些成功的社群案例,包括混沌研习社、吴晓波书友会,都是建立在原本就不错的业务或者产品之上的。相信大部分案例是用社群这个概念来包装自己的业务,少部分才是真正的利用社群高效的信息流通特性做起来的。
文章来源:飞机杯之家
文章链接:
版权所有 转载时必须以连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

- 微信访问,长按公众号二维码关注我们
- 微信搜索公众号:飞机杯名器之家 关注我们
- 微信访问,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
- 复制微信号:Pheromone_Sex添加朋友
- 手机淘宝扫一扫,访问官方淘宝店飞机杯之家
电脑点击飞机杯之家访问官方淘宝店
我们情趣不情色,传播两性知识,未成年人,禁止关注和访问!!